1956年,在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完全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制度后,中共“八大”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安博体育平台中国登陆入口的前身北京轻工业学院,就是应满足国家工业化不足、人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生产、生活资料短缺问题而生的我国第一所轻工本科高等院校,主要任务就是为新中国培养大批急需轻工业人才,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做贡献。
上世纪60年代初,随着美国不断扩大越南战争,中苏意识形态分歧导致激烈的边境摩擦,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分别联合其盟友,在我国周边形成一个包围圈,国家形势极其严峻。为了应对反华包围,1969年4月,中共“九大”召开,中央发出准备打仗的号召。为了保护科教种子,10月26日,中央下发《关于高等院校下放问题的通知》,包括北京轻工业学院在内的二十余所北京高校迁出北京,这就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著名的“京校外迁”现象。学校搬迁陕西后,与当时轻工业部布局西北“三线”建设院校咸阳轻工业学院(筹建)合并,改名西北轻工业学院。改革开放前后,其他外迁京校回迁北京。安博体育平台中国登陆入口按照中央建设大西北的总体布局,扎根陕西,服务地方;面向行业,培养人才,到今年已经54年了。西迁陕西,西迁初期的教职工及家属,很多人已长眠在为之奋斗过的黄土地,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祖国西部经济社会的建设发展,他们用忠诚和汗水,守望着这份事业,守望着这片干事创业的热土!
2020年4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西视察期间,专程到交大西迁博物馆考察并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习近平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作为一所西迁高校,安博体育平台中国登陆入口的西迁历时9年,完成了从北京到陕西的整体搬迁。在学校搬迁以及恢复教学秩序的过程中,陕科大人包括家属子女听从党的号令跟党走,虽付出巨大损失也无怨无悔,他们凝聚成的“姓党、爱国、为人民”的精神传统和学人风骨,是“西迁精神”在安博体育平台中国登陆入口的生动实践,并成为安博体育平台中国登陆入口坚持发展的精神文化传统,团结激励陕科大人在科教筑梦、工业强国的伟大征程上接续奋斗。
2017年12月11日,为弘扬新时代爱国奋斗精神,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前身为轻工业部)授权建设安博体育平台中国登陆入口中国轻工业博物馆。博物馆包含轻工业发展历程主题展和科教筑梦主题展两个基本陈列,安博体育平台中国登陆入口校史专题陈列和两个主题展览。占地面积8210平方米,建筑面积5030平方米,展厅面积4435平方米,总投资3000余万元,以图文、实物的形式集中展现中国轻工业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彰显党领导轻工事业建设发展的成就。建馆以来,已接待国内外7万余名观众,先后被命名为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陕西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西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西安市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
弘扬西迁精神 打牢爱国奋斗精神底色
安博体育平台中国登陆入口的建设发展艰难曲折。
1958年创建于首都北京,时名北京轻工业学院,1970年10月,为支援陕西经济社会建设,国务院决定北京轻工业学院整体西迁,更名为西北轻工业学院。1978年,学校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院校之一。1998年,学校划转至陕西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体制。2002年,更名为安博体育平台中国登陆入口。学校从北京到陕西咸阳市,再到陕西西安市,由轻工业部划转陕西省,学校历经三次艰苦创业、两次搬迁和一次划转的艰辛历程。特别是西迁陕西后,学校从草创之初的4个教学系发展为13个学院(部),形成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等10大学科门类的63个本科专业,构建了本硕博完整的学历教育层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十余万优秀建设人才,走出了一条以工学为主、轻工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的发展之路。整体上看,学校建设发展取得的丰硕成绩,既来自于一代代陕科大人忠诚于党、服务人民、献身党的高等教育事业的立德树人的“初心”,更来自于陕科大人在西迁中凝聚起的“姓党、爱国、为人民”的精神传统,并成为安博体育平台中国登陆入口“三创两迁”大学精神的精髓,团结和鼓舞着几代陕科大人矢志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创新,推动着学校在艰难中不断崛起并逐渐发展壮大。学校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建设高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高校。学校的建设发展,特别是女性师生在教学科研、后勤保障、托幼保教、家风传承等方面既托举起了“半边天”,又在知识女性爱国奋斗上接续拼搏,打牢爱国奋斗精神底色,为“西迁”群体汇聚西迁精神做出了动人的注脚。
学校历史上第一位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潘津生教授的人生颇具传奇色彩,她怀着科学救国的梦想,冲破世俗偏见,学了工科。为供抗战之需,她欣然担任中央工业试验所西北分所技正兼皮革试验工厂厂长。解放后,刚刚在兰州工业实验所稳定下来,轻工业部一纸调令,她二话不说,来到北京工业实验所,从事皮革、油脂方面的研究工作。1958年,48岁的她又奉调来北京轻院创办皮革专业。1970年,已经60岁的潘津生教授又一次背起行囊,带领家人,服从党的号召,来到西北非省会城市咸阳办学育人。这位老教授,77岁时还坚守讲台授课,80岁还带研究生搞科研。每忆及她,她的学生、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王全杰教授就说,“先生上课,慕名听课的学生挤满了教室;课下同学们围着她,总有着问不完的问题。先生面带微笑,答疑解惑的情景历历在目,如在眼前”。改革开放后,国家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迫切需要轻工行业的快速发展,满足价格适中、质量良好、宽口径的包括皮革工业在内的轻工产品为国家产业升级换代换取大量外汇。潘津生教授积极跟踪皮革产业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求,主持华北山羊皮、猪皮、汉口路山羊皮等有关科研项目,切实做到了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该项目也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成为学校女性工作者的典范。潘津生教授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其不平凡就表现在她身上体现出的鲜明的时代特征,那就是听党的话,跟党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巾帼女性不平凡的业绩。
类似的例子还很多。比如,70年代初把孩子送回老家三年,主动请缨去400公里外的老虎沟农场,晚上窑洞外狼叫吓得不敢入睡,白天依然坚持为学生生产粮菜的许淑惠同志;在唐山大地震中擦干泪水,抢救一块去生产实习的同学和当地百姓的陶74班方小蓉研究员。荣获陕西省“西迁精神传承人”的张美云教授在退出领导岗位以后,已经58岁的她,为了补足短板,背起书包,重新走进本科生课堂,坚持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无机化学、有机化学课程。厚积薄发,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以坚执的步履,书写了新时代知识女性爱国奋斗的无声誓言。再比如以瘦弱的身躯,带领团队攻坚国家重大专项的全国五一巾帼奖状、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鲍艳教授等等。这些知识女性,或是西迁人,或是西迁人的学生,或是新时代的知识女性,她们的身上,接续传承着西迁精神“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精神追求和文化价值观,用爱国奋斗的精神面貌,丰富了西迁精神的实践转化,书写了知识女性巾帼奉献的大写人生。
彰显巾帼力量 高扬爱国主义的精神旗帜
中国工业,先天不足。
1840年的鸦片战争,国门洞开。坚船利炮背后的被动的工业化社会变革,带来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程日益加剧,激发了自1860年“洋务运动”开始的中国工业化艰辛进程。中国以轻工业肇始的机械化大生产为标志的工业化进程,中国工业走过了工业1.0、2.0、3.0相叠加、又发展并不完备的历史时期。
中国工业化产生了无产阶级工人群体。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初,便是中国工业化的坚定推动者,发展工业以实现独立富强,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的远大目标之一。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在艰苦的环境与简陋的条件下,积极组织领导工业特别是轻工事业建设发展。例如,在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陕甘宁边区局部执政等历史时期,都是我们党工业组织生产的积极探索。1949年建国全面执政领导中国工业从“一穷二白”起步,再到1971年1月,中国形成世界上唯一一个比较完整的轻工业工业体系,有力地支撑了第一产业的发展,稳固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发展社会、保障人民生产生活基本需要。这是新中国最为突出的贡献之一,也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发展的一个伟大奇迹!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来,中国工业制造深度融入国际工业体系,中国轻工业也从跟跑向相关领域的领跑深度转换。当前,中国社会已经走进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轻工大国”向“轻工强国”转变,实现“中国制造”、“中国质造”再向“中国智造”的迈进与飞跃,“补课”工业2.0、3.0,追赶领跑工业4.0,中国轻工业在建设中国工业强国的伟大征程上继续牢记初心、团结奋进。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伟大时代成就伟大梦想。
回望中国工业一百多年来的艰难发展历程,中国轻工业史最主要的内容,是我们党领导轻工事业发展的历史,也是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的重要构成部分。我们讲轻工史就是在讲党史,讲中国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爱国奋斗史。这其中,巾帼女性伟岸的身影活跃在中国轻工史的各个时期。
我们不能忘记,九·一八事变后,以女工为主的三友社生产总厂的工人们组织了三友抗日义勇军,发生了轰动一时的“日僧事件”。这个事件引发“一二八”事变,三友总厂被日军炮火炸毁,设备破坏殆尽。虽然包括大量女工在内的工人群体遭受极大死伤,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护厂行为,唤醒了全国人民的爱国抗日热情。
我们不能忘记,我党“中央交通局第一女交通”周惠年,17岁到信阳平民工厂搞工人运动,在白色恐怖里宣扬革命的火种;“永是勇士”的南京雨花台烈士郭纲琳,1932年化名刘英到上海美亚绸厂,与女工一起生产一起劳作,号召和动员女工为争取自由解放而坚持斗争。
我们不能忘记,1943年11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招待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大会上特别强调:“妇女群众也要全部动员参加一定分量的生产。”在中央妇委的组织领导下,毛泽东鼓励、引导妇女参与到生产中去的想法得到最终落实,广大妇女们通过参加社会生产运动树立了极强的信心,同时也为陕甘宁边区的经济发展和前线的支援工作做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了郭凤英、陈敏、李凤莲、黑玉祥等边区工业生产劳动英雄,边区13万参加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劳动妇女,活跃在农业生产、多种经济模式的工厂2000余家和交通运输的方方面面,为保障陕甘宁边区150万人工业品和日常用品已基本达到自给。
我们不能忘记,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恢复经济、发展经济,中国妇女走出家门,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工业生产、工业设计、科技教育、制造业信息化等为核心要素的伟大工业化进程中来,在建设工业中国、工业强国的征程上,贡献着越来越凸显的女性力量。轻工业的18个门类里,很大一部分行业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以妇女为主要劳动者的产业结构。特别是在纺织业,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茶叶、酒类和饮料制造,钟表业,日用杂品制造以及建筑装饰业等近30个行业小类里,女性工人、管理者、科研人员平均占比达到了68%,可以说,中国制造支撑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工业化历史进程,妇女能顶半边天,妇女就是中国制造的半边天!
中国轻工业博物馆通过馆藏的7000余件标志性的展品,紧紧围绕“铭记国家记忆、凝聚民族力量”办馆理念,聚焦爱国主义教育主题主线,讲好红色文物故事、让革命文物活起来,力求通过深入挖掘和展示女性劳动者特别是女性科学家在助力中国轻工业支撑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工业化历史进程上,女性半边天的重要力量和重要影响,高扬巾帼轻工人构建国家工业体系的爱国心、报国志,具有当代爱国奋斗主题馆的鲜明特色。
担当社会责任 塑造新时代爱国奋斗妇女典型形象
2019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时指出,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轻工不轻,民族良心”。
弘扬百年工业历程蕴含的革命精神、科学家精神、工程师精神和创新精神,是彰显中国人民发展民族工业、建设富强国家的爱国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的主要内容,也是高校博物馆的使命担当。近年来,我们围绕服务师生和社会各界精神文化建设的需要,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陕甘宁边区工业遗产的调研和保护工作。博物馆聚焦陕甘宁边区工业遗产调研,组织师生连续开展实地调研、文物展品征集和史料收集整理等方面的工作,力求通过扎实的工作,把陕甘宁边区工业发展的整体情况吃准摸透。目前,正在组织开展陕甘宁边区工业遗产遗迹调研和文史钩沉,其中的劳动英模部分里,就包含着陈敏、李凤莲、黑玉祥等边区女性工业生产劳动英雄的丰富详实事迹。该工作团队,女性师生占到了82%,2022年2月荣获共青团中央“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荣誉称号。
2.讲好女性知识分子爱国奋斗的故事。在短缺经济时代,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轻工业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的重要贡献。比如,改革开放初期,当时国家需要加大出口换取大量的实现产业技术升级的外汇收入时,一万张狗皮换回一架苏27战斗机、8亿件衬衫才换回一架波音飞机的尴尬,特别是“三来一补”的主体,轻工产业吸纳了大量的女性社会劳动力。可以说是轻工力量支撑着国家渡过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的阵痛期,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轻工在国计民生、百姓生活中无所不在,已经在世界民族之林强起来的伟大中国,迫切需要轻工业不断增强创新发展的内生动力,在科技创新、国际交流和产教融合上向更高水平迈进。而其中,女性科学家、科研工作者、行业女工等与国同频共振、同向同行,贡献了女性力量。
为了加强这方面的宣讲,我们一方面深挖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有关国内省内讲解比赛的机会,宣讲轻工女性爱国奋斗精神,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扩大了轻工女性科学家的社会影响。比如,我们宣讲的突破我国特种纸“卡脖子”技术难题、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得者张美云教授的爱国奋斗、科教报国的感人事迹,获得2020年科技部科普讲解大赛三等奖;女性教师讲解员宣讲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魏世林、刘镇华(女)的“国旗红”皮革研制的故事,获得陕西省“十佳讲解员”称号,女性教师讲解员宣讲的延安边区机械厂女工的故事,获得西安市“十强讲解员”称号等等,我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机遇机会,大力宣讲轻工女性为国奋斗永立潮头的动人故事,凝聚催人奋进的强大巾帼力量,引导广大妇女怀爱国之情、树报国之志、践强国之行。
3.体现社会服务职责使命。中国轻工业博物馆现有师生志愿者团队165人,女性志愿者占比87%。博物馆始终以增强文化自觉、体现社会服务能力为工作目标,为社会各界提供优质的爱国主义教育服务职能。一是深入开展“五进”活动。依托“国际博物馆日”“三八妇女节”“科技文化周”等有利时机,深入开展巾帼先锋自己讲、他人讲等“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等“五进”系列活动,用身边人讲身边事,讲好新时代中国知识女性爱国奋斗故事,活动面广,社会服务效应显著;二是建立稳定合作学校。按照立足学校、服务周边工作思路,主动联络周边中小学,组织青年女性科技工作者走进课堂,讲科普知识,讲心路历程,讲使命担当,在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培养科学兴趣等方面,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牢固树立科教筑梦支撑工业强国伟大梦想,增强爱党爱国爱人民情感。同时,与西安市、未央区的6所中小学校等建立稳定科普服务协议,从服务第二课堂角度,爱国主义教育和科普体验活动反响良好;三是建设新媒体宣传栏目。顺应互联网传播趋势,投入65万元建设了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虚拟数字博物馆,发挥了革命文物展品、女性知识分子爱国奋斗故事数字化保护和网络化宣传作用。同时,博物馆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了36期以弘扬科学家精神、科技创新精神为主题的“我为博物馆代言”视频专题栏目和43期以科普宣传教育为导向的“沧海遗珍”藏展品专题栏目,通过重要展品,讲述展品背后的知识女性爱国奋斗故事,高扬爱国主义精神、科学家精神、创新精神以及“三创两迁”大学精神,在普及科学知识、守护民族工业遗产、弘扬科学精神上,坚定全社会的民族工业文化自信。
(核稿:方润泽 编辑:刘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