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由安博体育平台中国登陆入口、江苏省硅酸盐学会、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联合主办的以“非遗文化进校园,产教融合共提高”为主题的宜兴紫砂陶展活动启动仪式在我校中国轻工业博物馆报告厅举行。我校党委副书记杨欲晓出席并致欢迎辞,江苏省硅酸盐学会秘书长李斌介绍活动情况,我校材料学院院长朱建锋教授主持启动仪式。
校党委副书记杨欲晓出席并致欢迎辞
启动仪式上聘任5名高级工艺美术师为材料学院客座教授,旨在进一步拓展合作平台,扩大开放交流,助力硅酸盐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向的特色发展及人才培养。本次共收到27名紫砂工艺美术师的64件作品参展,现场师生代表在欣赏宜兴紫砂陶艺大师的作品展之余,还与参会专家就紫砂原料、工艺、烧制、呈色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地交流互动,并观摩陶艺大师现场制作精美陶器。
本次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宜兴紫砂陶展在我校的举办,既是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手段,也通过紫砂作品展示及工艺师现场技艺演示,让广大师生近距离接触非遗文化,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研究所所长于宗仁、我校科技处处长杨军、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杨长安、中国轻工业博物馆副馆长薛力源,国家工艺美术大师王芬教授、《江苏陶瓷》杂志社张雷副主编、正高级工艺美术师范建荣、正高级工艺美术师范顺君等、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研究所水碧纹、殷耀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张亚旭等应邀参加了此次活动启动仪式。
新闻小贴士:
宜兴手工紫砂陶技艺是指分布于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的一种地方民间传统制陶技艺。该工艺产生于宋元,成熟于明代,迄今已有六百年以上的历史。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始祖为金沙寺僧而由供春继承从粗陶工艺开创淘细土为胎的细陶工艺。陶体原料来自于宜兴当地的紫砂矿藏,成型工艺仍保留了早在新石器时代传授下来的远古方法,即泥条叠筑、泥条盘筑以及泥饼、泥片拼接等成型方法,装饰方法多样如镶嵌、雕琢、镂空、染色、掺杂等,烧成温度高于1150℃。高质量的制胎原料,淳朴的成型工艺、丰富的装饰技术,历经高温烧制后,使得紫砂陶艺的产品具有各种层次的丰富的艺术内涵而成为陶器珍品。
(核稿:杨长安 编辑:郭姗姗 学生编辑:韩秉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