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西迁纪念日】电控学院、咸阳校区社区、离退处联合开展“探寻‘三创两迁’大学精神”主题党日活动

2019-04-30 11:40 文/电控学院 王亮 咸阳校区管委会 图/离退处 点击:[]

编者按:只有铭记过去,才能看清未来。校党委经研究正式确定3月30日为我校“西迁纪念日”,宣传部现开设专栏,反映当前全校各级党组织、广大师生学习和传承“三创两迁”精神的实干举措,继续弘扬西迁精神,为学校事业发展不断汇聚改革创新新动能。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弘扬我校“三创两迁”大学精神,提升党员团员爱校、荣校、服务师生的责任意识,4月26日至27日,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联合咸阳校区社区居委会、离退处组织学生第三党支部党员和团员前往咸阳校区拜望10余位西迁老教师,通过对西迁老教师的深入采访,聆听他们与科大相伴60年砥砺前行的动人故事,探寻科大人的“西迁精神”。

回忆往昔,曲折前行

各位老教师结合自身经历,为同学们讲述了学校西迁的历史与历程。

杨辅臣老师当时负责电工工作,他说,“在西迁过程中,个人财产都是通过木箱子和草绳包扎进行搬运,搬迁工作持续整整八年。当时,朱康院长原本可以坐软卧来陕西,后坚持同其他教职工一样坐硬卧,体现了老干部不畏艰苦的吃苦精神。西迁后,许多同志不适应咸阳的环境水土不服,但师生之间互帮互助,十分团结。”

李果老师是轻工学院一名退休教师。他回忆起西迁时说:“实验器材在火车运输途中损坏,学校的教学用具不足,刚搬迁到咸阳时基础条件很差,宿舍、教学楼等基础设施都需要老师们亲自动手建造,学校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但老师们一心跟党走的决心十分坚定,不管面前的路有多么艰险,都义无反顾的走下去。”

葛凤兰、张树夫妻二人原为北京人,同为退休西迁教师。夫妻二人为了响应国家援助大西北的号召,紧随学校搬迁至咸阳,“所有的设备仪器都由火车运输,当时可谓一穷二白,到咸阳之后什么都要靠自己解决。设备没有来之前,大家都去大生产队参加义务劳动,日复一日在工厂里忙碌,葛老师的腿就是在劳动时不慎摔伤。”

周德国老师是唐山大地震的亲历者,也是幸存者。“没有炉子做饭,煤也紧缺,学校像是一片田野,但学生和教师没有怨言一起努力,坚定不移地投入到学校建设中。”

为响应国家号召,1970年,我校300余名教职员工毅然举家西迁,在西部安心办教育,为国家培养人才。在长达八年的搬迁过程中,学校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是老一辈科大人在逆境中完成西迁,把最美好的青春年华无悔地奉献给了科大的艰苦岁月,他们代表着一代代陕科大人忠诚于党、服务人民、献身党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初心”。

放眼未来,任重道远

西迁是一种国家记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高校师生传承好“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此次咸阳之行正是为让党、团员们跟着老教师们的故事,探寻属于科大记忆的“西迁”精神、属于科大人的“三创两迁”精神。老教师们的讲述让“三创两迁”精神更加鲜活,党、团员们深受感染,无不为学校创业的艰辛和科大人的坚守所震撼,更为科大人所取得的成就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期间,张启恭老师还向同学们提出了殷切希望,一是要时刻保持刻苦精神,并把这种精神融进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工作中。二是要提高精神境界,做到高瞻远瞩,把自己放在国家的主人和未来接班人的位置上考虑问题。三是要保持艰苦奋斗,主动参加实践锻炼,不断升华自己的价值观,通过实践培养自己的品德,做到思想朴实、技能扎实、基础厚实。

经过此次党日活动,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从西迁精神中汲取前进的动力,不忘初心跟党走,建功立业新时代,不畏浮云遮望眼,砥砺前行再出发。

下一步,学院将在全体学生党支部、团支部中开展系列探寻“三创两迁”大学精神的活动,将“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教育活动不断推向深入,使广大电控学子时刻以“三创两迁”精神为指引,牢固树立“实现‘科大梦’必定有我”的责任意识,切实增强“科大‘追赶超越’进程中有我助力”的担当精神。

(核稿:安玲 刘运 编辑:刘倩)

上一条:【政策速递】教育部发布《普通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养规划(2019—2023年)》 下一条:【党建“双创”进行时】材料学院召开研究生党建“双创”工作推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