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化繁似花 冬日科大不寒冷(一)

2015-01-14 17:22 文、图/新闻办 机电学院 资环学院 生命学院 图书馆 材料学院 管理学院 点击:[]

近期,各类学术交流、讲座报告频繁举行,文化艺术活动精彩纷呈,阵阵书香飘逸校园,一时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火热景象,似乎将冬日的寒冷都阻挡在了科大校园之外。

昆士兰大学贝施·班达里教授、江南大学张慜教授来校学术交流

应机电工程学院的邀请,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贝施·班达里(Bhesh Bhandari)教授和江南大学张慜教授12月23日联袂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上午九点,两位教授在3号教学楼101教室分别作了题为《食品材料中的玻璃态及其对加工和稳定性的影响》和《农产品加工总体趋势及其高新技术》的学术报告,机电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的近200名研究生和部分教师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前,还举行了简短的仪式,为两位教授颁发了机电学院客座教授聘书。





下午,贝施·班达里(Bhesh Bhandari)教授和张慜教授先后走访了生命学院和机电学院,与学院有关教师进行深度交流并参观实验室,两位教授还向两个学院赠送了他们的10部学术专著。

当日下午,经校学术委员会审议,决定聘请贝施·班达里(Bhesh Bhandari)教授和张慜教授为我校客座教授。

新闻小贴士:

贝施·班达里(Bhesh Bhandari),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教授。研究领域为:食品材料科学,食品中的玻璃化转变,喷雾干燥,微纳米包装,食品材料的物理性能,超声技术在食品加工和分析中的应用,奶粉与喷雾等。出版《Food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andbook of food powders: Processes and properties》等专著和多篇论文;其研究成果在多家企业得到推广应用。与爱尔兰科克大学、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现担任《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杂志编委。

张慜,江南大学食品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食品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生鲜食品资源加工技术与设备、贮藏保鲜机理和工程研究。出版专、译著26部,在国际食品类SCI刊物上发表了220多篇论文;获128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和11项国际专利授权。2004年入选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6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中国商业联合会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2005年起担任瑞典国际科学基金委(IFS)食品学科科学顾问;2007年起先后担任3个SCI学术刊物及国内学术期刊的编委。2013年被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授予食品科学领域的荣誉教授。

延安大学杨延虎教授做客我校形势政策报告会

“我与祖国共奋进”形势政策报告会12月12日晚在3号教学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延安大学教授、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杨延虎教授作了题为“延安精神及其时代价值”的学术报告,校学生会及各院学生会干部、资源与环境学院全体学生党员共500余人参加报告会。

报告会上,杨延虎教授结合扎实的党史功底和丰富的研究经验,运用鲜活的事例、详实的数据,系统总结了延安精神产生、发展和传承的历史进程,深入阐述了延安精神的理论内涵、精神实质和现实意义。

杨延虎教授从延安的地理位置讲起,详细说明延安精神原生形态:抗大精神、整风精神、南泥湾精神、白求恩精神、张思德精神、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和劳模精神等内容;接着从“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核心”共3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延安精神是走向共和国的精神支柱这一内容;最后从延安精神有没有继承和弘扬的资格、需要两个方面阐述延安精神的时代价值。

杨延虎教授结合当前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强调博大精深、境界崇高、影响深远的延安精神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是教育共产党员和人民群众活生生的宝贵教材,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经验。

整个报告会,同学们细心聆听,时而思索,时而提笔记下杨教授的讲演内容,获益匪浅。报告会在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新闻小贴士:

杨延虎,陕西省教学名师,中共党史学科带头人,延安大学政法学院教授兼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授、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博士生导师、延安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史研究会副会长。1999年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2006年被评为陕西省第二届教学名师,还被评为中国延安干部学院首批教学名师。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著作20多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樊志民教授讲陕西历史与文化

为了提高广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增进与名师的交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能力。经过认真筹备,12月15日晚,由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的我校本年度第六期博学讲堂开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馆长樊志民教授给在座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的《陕西的历史与文化》的精神盛宴。

樊志民结合历史与文化两个层面,在中华文明的大框架下作了多向度的比较,从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介绍了陕西史前历史的辉煌灿烂;从“秦中自古帝王州”,讲述了在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上,至周人始祖后稷大兴农耕开始,相继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从宝鸡的周公庙和青铜器、秦始皇的秦陵和兵马俑、汉高祖的长陵、汉文帝的霸陵、汉武帝的茂陵和石造像、隋文帝的杨陵、唐太宗的昭陵、武则天和唐高宗合葬的乾陵以及唐三彩,追溯了周秦汉唐所焕发的飞扬踔励的盛世雄风;从北宋理学家、关学创始人张载提出著名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描绘了陕西人做人实在、对人朴实的厚德的一面和载物的一面。总结到陕西精神的文明特质得天独厚,不仅是陕西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收获的文明成果之总结,也是陕西在中华五千年历史中收获的文明成果之凝结。陕西精神的思想特质厚德载物,不仅是陕西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的经验成果之反思,也是陕西在中华五千年历史中形成的人文成果之凝思。

樊志民教授以独到的学术眼光、深刻的辩证思维在师生中引起共鸣。讲座结束后,樊志民教授也与在场的同学们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交流,很多同学听完报告后也表示说:“听完讲座之后最大的感触是,开拓了眼界,我们不能做一个知识的容器,而要学习樊老师认真考究、批判性地接受论点的精神,对任何文化知识都要有自己独特的思考。”

新闻小贴士:

樊志民,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西北与山西历史文化研究、并以西北农牧史研究确立其特色领域与学术地位。出版《秦农业历史研究》、《中国农业通史•战国秦汉卷》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目前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中华农业文明通史》编簒工程。

此外,樊志民教授还先后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大型纪录片《齐民要术》、《大秦岭》等的拍摄,并接受中央电视台以及日、韩多家电视台的采访,其参加的2011年世界园艺博览会(西安)申报时提出的“天人长安、创意自然”的主题设计与布展思想,被申办方与世园协会所采用。

《追风筝的人》“同读”活动在图书馆举行

12月25日晚7时整,“为你,千千万万遍。”——《追风筝的人》“同读”活动在图书馆举行。图书馆副馆长郑勇、李宁及相关老师、学生读者、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老师共21人参加了此次活动,这是本学期继《文明的沃土》后,我校举行的又一期师生“同读”分享交流会。活动由惠涓澈老师主持。

郑勇做了开场白,她希望通过“同读”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增强阅读效果,提升阅读兴趣;也希望通过“同读”活动,使学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惠涓澈老师首先发言,她对上期“同读”活动进行了回顾,把活动的影响效果作了汇报,并就部分学生在“同读”活动的感想做了分享。

在对本期活动进行简要解题后,同读活动进入正式交流环节。整个发言分三个部分,分别是主旨发言、轮流发言、交流讨论。本次活动书目是9月25日首期活动结束时议定的,针对此书的读书方法,当时讲了关注小说的情节安排、人物形象、语言特色、线索主题等,要求读两到三遍,写发言提纲或要点。参与师生均认真配合,准备充分,交流深入。学生对该书读得仔细,细节挖掘比较深刻。丁慧杰同学对阿米尔性格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视角独到;唐苗苗同学由此书联系《世界上另一个我》,进行主题对比和分析;王凌云同学就小说中的几次铺垫手法及自己读书过程之感受做了分享;寇晨星同学就小说联系生活,给出自己的人生态度。较学生而言,各位老师的发言都着眼整体,思路清晰,对风筝的象征意义和作品的价值把握全面,书里书外,游刃有余。交流讨论时,师生们能够把小说中的人物、事件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从自身经历和生活体验出发,对照思考,对话反省,发言踊跃,气氛热烈。

交流结束后,郑勇作了总结。她充分肯定了“同读”活动,希望同学们通过这项活动学会怎样去读书,通过读书,学会思考,得到启发及提升。她表示图书馆非常愿意为师生们提供这一读书分享、思想交流、激发灵感、展现自我的平台,愿意支持安博体育平台中国登陆入口的学生开展“同读”活动。李宁也对活动做了点评并提出希望。

为了提升交流水平和效果,此次活动在首期活动基础上,范围稍有扩大,通过海报吸收一些优秀的阅读爱好者进来,并充分发挥了老师们的示范引领作用,共同推动“同读”活动,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有力促进书香校园建设。

西北大学徐卫民教授解读兵马俑的秘密

12月18日晚,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卫民应邀做客博学讲堂,作了《探秘秦始皇陵兵马俑》的专题讲座,全校500余名师生聆听此次讲座。

徐卫民教授用一张张照片展开了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概况介绍,分别展示了一号坑的长方形方阵、二号坑的弩兵阵及三号坑的军事指挥部。他指出,一号坑为设备完善的长方形方阵,突出了秦军主力步兵巨阵十分严密坚固、气势宏伟、实力强大的特点;二号坑为多兵种组成的曲尺阵,并重点介绍了里面的弩兵阵;三号坑为军事指挥部,其建筑特点体现了古代幕府的基本特征。

徐卫民教授接着介绍了秦始皇兵马俑与秦文明,他认为兵马俑是从“止从死”到用陶俑陪葬的转折,是中央集权制的产物。秦始皇陵兵马俑体现了高度发达的制陶烧陶、兵器制作和治车工艺,是秦军事形象的表现。

然后,徐卫民教授介绍了秦兵马俑与科技,他详细地介绍了秦兵马俑一些未解之谜,并重点介绍了青铜兵器的不锈之谜及绿色俑之谜。他认为,从种种未解之谜中可以看出,即使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也很难做出和兵马俑一样的作品。然后,他还介绍了兵马俑高超的雕刻艺术,并与希腊、罗马的雕刻作了对比。他还通过各种考古资料研究和对比,详细地介绍了兵马俑的制作流程,并介绍各个兵马俑头像所隐藏的历史秘密。

徐卫民教授最后向大家介绍了兵马俑的焚毁之谜。他指出,兵马俑三个坑不同程度受到过人为的焚烧,并分析了焚烧者及焚烧原因。同时徐卫民教授指出了兵马俑的发掘和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鼓励同学们好好学习,希望以后大家能用专业知识解开兵马俑的未解之谜。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提出众多关于兵马俑规模、破坏、埋藏、保护的问题,徐卫民教授一一作出了解答,现场氛围十分热烈。通过此次讲座,使同学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秦始皇陵兵马俑,提高了我校学生的人文素养。

新闻小贴士:

徐卫民,男,1960年1月生,陕西华县人。历史学博士学位,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研究室主任、西北大学文博学院副院长。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古都学会理事,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秦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陕西省秦俑学研究会副会长,长安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等。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秦汉都城与自然环境关系研究”、“秦汉帝陵制度研究”和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国历代长城研究”子项目“秦汉长城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军事考古学研究”子项目“中国古代城防体系研究”等项目。多年来主要从事秦汉历史和考古、历史地理、文化遗产等的研究。已出版了《秦都城研究》、《秦公帝王陵》、《秦汉历史地理研究》等二十多部著作,主编和参编著作二十多部,在《光明日报》、《中国史研究》等杂志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先后获得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奖4次和西安市多项奖励。

西北政法大学汪世荣教授来我校作法治报告

为深入学习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理解依法治国的精神内涵,12月25日,西北政法大学汪世荣教授做客博学讲堂,开展了“依法治国与社会治理实践”为主题的报告会。报告会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高东强主持。

报告会上,汪教授从依法治国概念的提出入手,阐述了依法治国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改革开放等角度论证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性;他还结合依法治国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了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方面,而加强法律对公权力的规制是实现依法行政的价值追求等观点。汪教授从“枫桥实践”的意义引申出依法治国的重心,即基层自治。只有将依法治国深入人心、全民参与、发挥群众智慧,才能真正实现国家法制化,为深化改革提供有力保证。在交流阶段,汪教授就推进法学专业实践教育、发挥人民群众在依法治国进程中的作用、处理好情理与法理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此次报告会不仅深化了广大师生对依法治国的理解和认识,同时有效促进了两校在法学教育教学、学术研究等方面的交流。

新闻小贴士:

汪世荣,男,1965年生,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西北政法大学教授,校长助理。兼任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中国法学会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会专家委员。研究领域为中国法律史、诊所法律教育。先后主持完成了2000年司法部重点科研项目《判例与法律发展—中国司法改革研究》,200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研究》,正在承担国家社科规划后期资助项目《人民调解的“福田模式”》。其中《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研究》于2008年6月获得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成果“优秀”等级,并入选2010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文库。其最终成果《新中国司法制度的基石—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1937-1949)》分别荣获2013年陕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陕西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枫桥经验”: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荣获陕西省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学术专著《中国古代判词研究》,荣获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司法部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2006年被评为第二届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007年陕西省法学会授予“陕西省优秀中青年法学家”。
(责任编辑:杜杨)

上一条:【我们这十年】西安新校区的时光相册(下) 下一条:【我们这十年】西安新校区的时光相册(上)